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
网站地图     设为首页    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主页  >> 申论资料  >> 时评   
时评
公考时评:“十一”,请揣着四句话上路
http://www.jiangsugwy.org/       2014-09-29      来源:新华网
【字体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话来表达他对“文化”的理解,那就是:植根于内心的修养;无需提醒的自觉;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;为别人着想的善良。


  梁先生在这里说的虽是“文化”,但我觉得通过这几点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、文明素质。“十一” 是人们或出国观光或周边行走的旅游旺季,文明旅游的话题再次被人们提起,一些机构也对此发出倡议,总之都是希望大家多些自觉、自重,少做些有碍观瞻、有损形象、为人不齿、授人话柄的事情。其实我倒是觉得,话多无益,每个旅游者只需将梁晓声上面这四句话当作行囊带着上路就可以了。一路时时以之检视,以为约束,那么到终了这一趟走下来,必是一场只加分不跌份儿、只增光不抹黑、只让人点赞不让自己露怯的文明之旅。


  有了植根于内心的修养,我们就会顾及自己的尊严,顾及自身所代表的群体、国家的形象。因为内化于心,外见于形,我们的修养会在不经意间通过我们的举止言行而展露于人。这装不出来,也遮掩不住。近些年来一些出境旅游的人,常常因为一些不文明的举止,被国外的人不屑,甚至给整个中国游客都贴上标签。这固然有别人偏见和成见的因素,但我们也不能不从我们自身的修养去对镜自检,有所省思。


  有了无需提醒的自觉,我们才会有所持守,有所依规,既不盲从,也不犹疑。比如我们会自觉遵守秩序,我们会自觉礼让老幼病残,我们会自觉不惜多走几步将空水瓶、食品包装投进垃圾箱,我们会自觉爱护风景地的一草一木。不会因为身边一帮人都乱来而跟着一哄而上,也不会因为无人监督而把自觉也像垃圾一样弃之不顾。


  有了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,我们才懂得敬畏规则,遵守公德。自由是以部分个人权利的让渡和牺牲为代价的,但它能实现群体利益的最大化,而自己从长远或者更大范围来说,其实也是受益的,所以这种牺牲也是必需和值得的。比如我们按照导游约定的时间集合,虽然个人放弃了一些没有来得及细细赏玩的景色,但尊重了集体的时间。否则,你迟迟不至,不但让一帮人等你一个,到下个地方,别人也可能会拿拖延不当回事儿,则你的时间也会被浪费,你和同伴的行程也会被耽误。


  有了为别人着想的善良,我们就会以体贴之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、去行事,而不是利己损人,不会自私冷漠。在检票口,我们不会去加塞插队,因为别人也着急,也想早点一睹为快;在山路上,看到羸弱的老人,我们就会主动伸出手来扶一把,因为他(她)需要帮助;在有纪念意义的景点,我们就不会顺手涂鸦“**到此一游”,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和兴奋,却毁坏后来人的心情和美感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为别人着想,就是不做自己厌恶的事,因为那同样也会讨别人嫌。


  在旅游的行程中,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欣赏、感受着大自然的造化之美、历史古迹的人文之美,同时我们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,展示、传播我们内心的善意之美、修养之美、文明之美。文明旅游,在欣赏风景的同时,我们自身也是风景。



互动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