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
网站地图     设为首页    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主页  >> 常识资料  >> 政治   
政治
2016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基政治常识习题(26)
http://www.jiangsugwy.org/       2015-07-16      来源:江苏公务员考试网
【字体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1.(  )是划分阶级的依据。


  A.人数


  B.收入


  C.权利


  D.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


  2.划分哲学史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是(     )。


  A.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、谁是第二性问题


  B.思维能否认识存在


  C.物质派生意识,还是意识派生物质问题


  D.世界是否联系发展


  3.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(  )。


  A.“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”


  B.“存在就是被感知”


  C.“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”


  D.“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”


  4.“蝉噪林愈静,鸟鸣山更幽”出自王籍的《人若耶溪》。这句诗蕴含了很深的哲学, 即(    )。


  A.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


  B.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


  C.量变必然引起质变


  D.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


  5.一位科学家说:“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,与其说是自然世界,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。在我们的周围,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。”


  这段话应理解为(  )。


  A.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


  B.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


  C.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


  D.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


 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(<http://www.jsgwy.com.cn/>)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,我要纠错。


  1.答案: D


  解析:


 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,经历了三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:即奴隶社会、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。虽然每一种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各不相同,每一种阶级社会又各有不同的阶级划分,但是划分阶级的原则是共同的。按照列宁的定义,就是根据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、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、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、领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等这四个方面来划分的。


  从以上四方面看,划分阶级,对生产资料的占有,是根本的标志,因为它决定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、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以及获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。


  故正确答案为D。


  2.答案: B


  解析:


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。哲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,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。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,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,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。因此本题选B。


  3.答案: C


  解析:


  “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”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,他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,这是代表他辩证法思想最有名的一句哲学格言。


  而A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,B项只片面承认意识,D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,不承认相对静止,A、B、D都是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。故正确答案为C。


  4.答案: D


  解析:


  矛盾的对立统一,它揭示出自然界、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,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。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: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。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,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、相互渗透、相互贯通的性质,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,相互否定的性质。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。统一是对立面双方的统一,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。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统一性之中。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,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,相互渗透。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,相互过渡。③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,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。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。“蝉噪林愈静,鸟鸣山更幽”说明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。故


  5.答案: AC


  解析:


  “在我们的周围,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”,这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改造。人类通过实践活动,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存状态,使自在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。这种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,也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,即人类世界。B 项题干中没有体现,D 项说法有误,现实世界是存在于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,不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。故正确答案为 A、C。



互动消息